創新、誠信、務實、高效
引言:
標識界——新時代,老先生,老驥伏櫪
2024年,標識界,四位老先生(崔貴森、林錫森、張小東、趙化)合計240歲以上,他們攜手【春苗行動】走進中央美術學院,主動提升專業知識,擁抱前沿技術,關注發展動向。
各位年輕的企業家、設計師,您若不想選擇躺平、或者觀望等待、那就跟隨四位老先生一起去央美學習、提升自己吧!
一.【政策背景1】
為了響應國家“美育浸潤行動”號召,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堅定文化自信,以浸潤作為美育教育的目標和路徑,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環節,潛移默化地彰顯育人實效,實現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功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政策背景2】
2024年3月4日,央美林茂院長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林茂委員表示:“讓面向未來的新時代全學科型的‘大美術’成為新質生產力,深入研究涵蓋造型藝術、設計藝術、建筑藝術、藝術人文等‘大美術’的新質生產力功能,充分發揮大美術在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突出作用。”
央美優質、豐富、深厚藝術底蘊
央美秉持藝術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理念,適應時代發展和未來發展新要求,拓展“大美術”的現代功能,完善與強化“大美術”多學科體系,促進美術事業和美術教育事業在新時代新階段的新發展,推動美術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相融合行動計劃,把美育作為文化“培根鑄魂”的重要戰略地位和美育育人的強國價值。在中華傳統文化之美中筑牢我們的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國的目標。
央美有著優質的教學、豐富的專業課程、深厚的藝術底蘊,在全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中央美院城市設計學院作為實踐性極強的優秀設計學院完成了國家一系列的大型公共藝術活動,形成了積極良好的藝術傳播效應,也培育了歷屆高質量的優秀學子,一直站在教育學術的前沿位置,有責任并且有義務在美育教育工作上積極組織和參與活動。真正實施美育教學普及化,構建立體多元、優勢互補的美育格局。
二、活動總目標
【春苗行動】積極響應“美育浸潤行動”和“大美術”國家美育相關政策,通過學術交流的方式,讓廣告標識界設計師及企業家接近美院接受美育教育、感悟藝術、培養高尚健康的審美品格,激發設計創造活力,全面提升美術人文素養,創造中國美!實現美育智育產業的相互推動,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美育浸潤”是時代的召喚,【春苗行動·走進中央美術學院】傳承央美“關注現實,服務社會”理念,充分發揮美術所具有的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優勢,以造型藝術、設計藝術、建筑藝術、藝術人文為學科支撐,把“大美術”融入加快發展城市公共藝術、城鄉視覺導視等新知生產力、加快廣告標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大力推進數字智能標識新興產業、布局建設全信息體驗設計未來產業、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美術力量。
四.【春苗行動】介紹
【春苗行動】是由20所高等藝術學院、100多位文化藝術行業專家學者、文化藝術企業自愿發起的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提升計劃。自2019年12月28日在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啟動以來,至今整整4年了。雖然春苗剛剛出土就遭遇疫情,但寒冬過后,春風化雨,陽光哺育春苗壯。
2020年春天【春苗行動】與深圳勞動人社局的【春風行動】,工業設計界的【春雨行動】被媒體稱為“抗疫復工,馳援湖北”的【三春行動】。
【春苗行動】走進中央美系列活動:
第一季:大美術促進標識界融合發展交流會
(一)活動的主題:
圍繞城市公共藝術、視覺藝術、全信息藝術設計、體驗設計等創新設計成果,促進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各領域在城市未來發展中的深度融合,具體而言,主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視覺與空間規劃創新:探討在城市環境中如何通過視覺元素和空間規劃,進行創新設計,以提升城市的美感、可識別性和宜居性。
(2)公共藝術與城市身份認同:研究公共藝術如何成為城市的文化符號,強化城市的身份認同感,促使市民與城市更深層次的互動。
(3)數字智能標識與科技創新:探討數字智能標識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以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如何推動標識產業科技創新,提高城市全信息傳達的效率。
(4)藝術思維與城市規劃:強調藝術思維在城市設計中的作用,討論如何將審美、文化和環保等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實現城市與人文環境的和諧發展。
(5)可持續發展與環保理念:關注城市設計在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方面的創新,倡導在設計中考慮生態、綠色和社會責任等因素。
(6)學術合作與跨領域融合:促進不同領域的產學合作,包括建筑、藝術設計、科技文創等,鼓勵跨學科的思維,推動城市設計與公共藝術的綜合發展。
(二)活動目標及方式: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城市視覺與公共藝術的成果征集展及學術論壇,促進城市設計與公共藝術領域的產學交流、跨界合作,提升城市設計水平,推動全信息藝術設計、體驗體驗與城市視覺的深度融合。同時,通過產學研合作交流,為城市設計學院的師生提供一個展示創新成果、交流思想的平臺,拓展對公共藝術的新思考,并為未來城市的文化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深刻的思維風暴和啟示。
(三)交流內容:
【春苗行動】走進中央美術學院聚焦于“大美術”“全信息藝術設計”、“體驗設計”、”城市空間視覺及公共藝術、與標識產業體系相融合的行動計劃。學院專家學者、設計師和行業經營者將不僅橫向跨學科加深交流,更在縱向整合的層面上取得合作機會,為未來城市建設和文創增值服務提供豐富的思路和資源。將激發參與者共同思考和探討該領域的前沿思維,推動創新和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有益的交流平臺,助力城市的發展與文化的繁榮。
(四)全信息藝術設計、體驗設計相關學術應用解決方案賞析
本次研學營以學術論壇方式,匯聚來自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以及其他城市導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城市公共藝術領域的理論趨勢和實踐創新。聚焦于公共藝術與國家政策及學術理解方向協調,追求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找到有機的結合,以推動高階智庫的協同進步。促成理論與社會實踐有效對話,激發企業創新靈感,推動城市設計與公共藝術、藝術全信息設計在文化提升及社會經濟共同發展中邁出更為堅實的步伐。
(五)學術交流主題內容(議題可以涵蓋但不限于)
(1)城市視覺設計與公共藝術的創新趨勢與發展方向;強調城市設計中的視覺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空間視覺、城市標識導視項目等,展示對未來城市發展的理解和創新設計。
(2)公共藝術及標識等相關學術應用與解決方案:
城市景觀、建筑、在地藝術、文旅項目等,突出公共藝術在城市設計中的角色,探討藝術如何融入公共空間,激發社區活力和文化交流,品牌和文化創意產品、衍生品、城市紀念品等,展現城市精神的作品與衍生品。
(3)智慧標識及交互設計、體驗設計等前沿學術應用解決方案。探討城市視覺和品牌標識在公共空間中的創新趨勢,以及如何通過設計實現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理論探索與實踐案例分享:如何在城市設計中融入更多藝術元素。
(4)跨學科合作與交叉融合:建筑學、藝術設計、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的互動與合作;可持續發展與城市藝術的關系:公共藝術在城市可持續性發展中的作用等。公共藝術在城市營銷與品牌推廣中的角色:分享成功案例,討論公共藝術如何成為城市營銷和品牌推廣的有效工具,以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六)演講嘉賓和專家邀請
(1)邀請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的專家教授、研究員和優秀學生代表分享他們在公共藝術領域的最新研究和實踐成果。
(2)邀請國內外公共藝術、城市設計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從業者,促進不同視角和經驗的碰撞和交流。
(3)廣泛向國內外專家、業內機構的主創人士征集以下學術主題及解決方案:
①數字時代下的城市標識與創意技術:探討數字化技術對城市標識和公共藝術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新技術推動城市體驗的創新。
②社區參與與城市藝術的可持續發展:探討如何通過社區參與,實現公共藝術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歡迎標識行業協會及院校、企業推薦與論壇主題有關學術論文及演講嘉賓。
(七)交流會時間:
2024年5月24-26日,詳見日程安排。
交流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燕郊校區)
(八)活動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春苗行動】組委會
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
承辦單位:
深市標識時代文化研究院
協辦單位:
大國工匠設計院
吉林省林田遠達形象有限公司
深圳市知行天下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文創廣告中心等機構。
(九)報名途徑及會務費:
1.各地標識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向秘書處咨詢組團會務費及交通用費。
2. 標識行業協會會員團體報名匯總聯系:
北京市標識標識行業協會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聯東U谷北二區21A
電話:18600389494
聯系人:王新會
戶 名: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
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馬駒橋支行
賬 號:1105 0171 7500 0000 0114
3.非標識協會會員企業家、設計師報名咨詢:
深圳市標識時代文化研究院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大運軟件小鎮54棟207
電話:0755-25712515
聯系人:趙化(18665956825)
郵箱:357651222@qq.com
交流第一站: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燕郊)
交流第二站: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花家地)
交流第三站:798藝術區
(十)附:活動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