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誠信、務實、高效
首次考察活動,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監事長陳大治、秘書處及會員代表一行,赴山東“京德智造產業園”參觀考察,在考察過程中,京德智造產業園的現狀、規劃、定位、產業模式、園區運營服務及利好的園區政策等方面,給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考察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讓更多會員了解山東“京德智造產業園”現狀,為會員企業經營發展帶來更多新思路。應會員單位要求,定于本月24日-25日,第二次組團赴山東京德智造產業園考察。
此次考察活動,北京標協誠邀會員企業以及其他北京標識企業參加,有意者請于2019年11月22日17時前報名至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秘書處。
據悉,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與京德智能制造產業園已簽定了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推出“北京標識行業協會山東德州平原文創基地”。
將在園區內打造“創意文化小鎮”,引進北京高端標識業設計與文創企業進駐;同時,在園區內建立“國際連鎖品牌餐飲文化區”,提高京德園區生活配套檔次;并在園區內建立“廣告標識行業綜合展示廳”,邀請全國品牌供應商、加工商進駐,采取線上宣傳與線下展覽相結合的方式,常年進行產品展示與宣傳活動,全方位為入駐的北京標協會員企業進行服務。
于此同時,入駐的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會員企業還將享受以下利好政策:
首先, 京德智能制造產業園協助入駐的北京標協會員企業,在園區當地辦理工商及稅務一條龍注冊服務手續;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幫助企業獲得銀行授信貸款和優惠利率;以低于市場價格,向協會的會員企業銷售、租賃園區生產用房;企業在正式入駐園區前,提供免費周轉生產用房。
第二、入駐園區的北京標協會員企業享受當地稅收優惠政策(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的50%返還)。
第三、為北京標協會員解決了永久性環評等問題,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近年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政策的不斷推進,山東省經濟發展也得到了廣大的提升空間。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所長劉德軍曾直言,環渤海發展戰略,山東有望從大的布局上進入,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區域間的合作上,有機會往前走一步。之前山東有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黃藍兩區,但還是屬于區域內,這次在跨區域合作框架和發展布局上,期望能享受到國家的發展政策。山東省社科院副院長鄭貴斌稱:把山東半島城市群、遼東半島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整合起來,強化區域經濟中心的作用,可以發揮經濟中心的區位優勢,連接形成環狀的城市輻射帶,成為帶動黃河流域以及西北、東北的輻射源,形成全國合理的城市體系和結構框架。
作為山東京德智造產業園,地處優勢位置,也得到了山東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得到了眾多的政策扶持,對于入駐的企業來說,發展空間尤為可觀!
山東·平原京德智造產業園由山東京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平原縣委、縣政府重點扶持,斥資18.5億元重金打造。據悉,將有上百家企業、超100億項目集聚山東·平原京德智造產業園,簽約項目涉及裝備制造、醫藥、科技、金融、健康、智慧物流、跨境電商等多個領域,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大、帶動能力強,將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帶動京津冀魯協同發展的新動力。
山東 · 平原京德智造產業園火熱招商進行中,產業園將打破地域限制,對接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一線城市主城區,全面融入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目前,已有中科院濟南大學北國環保研究院、山東北國環??萍加邢薰?、山東地礦金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重大企業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還有數十家企業簽訂了入駐意向書。
山東·平原經濟開發區京德智造產業園項目位于山東德州市平原縣經濟開發區,總投資18.5億元,是山東平原縣委、縣政府重點扶持建設的產業園項目。該項目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建設產業集群區,將傳統制造業充分應用于信息化、互聯網技術,依靠大數據、云計算平臺,打造人工智能化制造產業園。園區直接對接北京中關村各產業園、加速器,北大科技園及軍民融合產業園等高科技園區,成為其生產制造基地,實現研發在北京、生產在平原的“雙飛地”產業鏈模式,強力推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促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全力打造北京地區智能制造業生產基地,有力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預計園區入駐企業將達100多家,實現年生產總值100億元,帶動就業一萬人以上。
山東·平原京德智造產業園將始終秉承山東省委、省政府“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為大家提供政策、提供金融支持、提供機遇、提供環境、提供服務,讓企業、機構和科研單位在平原生活舒心、投資放心、工作開心、興業順心,推動項目早投產、早達效。
目前,園區已聯合政府與魯信集團、財金集團、地礦控股、高新控股、中泰證券等金融機構,組建成立10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支持幫助企業進行投融資;同時,聯合麥肯錫咨詢、睿揚律師事務所、立信會計所等第三方服務機構,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各種金融、投資與咨詢服務,實現物業共享、服務共享、標準共享、產業共享,支持園區企業規范、健康、快速發展。同時,該項目園區還聯合政府與中科院、北京大學、哈工大、山東大學等院校設立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動站等研發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加快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提升企業科技水平,建設“綠色低碳創新集聚活力智慧”的現代化生產智慧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