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敏 攝影/張瑛麗
外語標識規范化問題由來已久,全國各地中英文的雙語標識糾錯活動也頻頻展開,有行業相關專家將外語標識出錯現象形象比喻為 “城市牛皮癬”。
“城市牛皮癬”在北京依然存在,這不但對北京,也是對中國國際形象的影響十分不利,一個城市的硬件做得很漂亮,大廈林立,但公共標識牌出現那么多錯誤,就意味著這個城市的軟件沒有跟上。幾年來,眾多專家學者、標識行業有識之士一直為推進外語標識規范化而奔走。
北京 “政·產·學研”三方聚首,發力英語標識規范化
看似簡單的英語標識,實現真正的規范化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政策發力、科研學術的支持、和行業人士的努力。2018年11月7日上午,在北京 “政·產·學研”聚首,北京市人民政府國際語言環境建設處的領導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外公示語翻譯研究中心主任蔣璐、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會長崔貴森、監事長陳大治、秘書長張瑛麗一起座談,就“英語標識規范化問題”進行探討,同時對2019年英語標識規范化工作進行了初步規劃。
政府發聲——
2019年英語標識規范化工作三大部署
北京市人民政府國際語言環境建設處的領導強調北京英語標識規范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指出2019年外語標識規范工作的三大部署:一、將在2019年就英語標識規范化問題出臺政府令,規定英語標識規范“怎么使用”、“怎么管理”、“誰來管”、“怎么管”;二、對于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場所的英語標識進行整治,同時指出“打掃屋子”要提前“打掃”,不要等到冬奧再來“打掃”;三,英語標識規范化具有著專業性和社會性兩大特點,需要動員社會力量一起參與。
協會發力——
力促北京外語標識規范化發展進程
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會長崔貴森先生首先向政府領導介紹了北京市標識行業發展的現狀,和協會發展情況。崔會長指出,如今標識行業缺乏統一標準的實際現狀,成為標識規范化的發展障礙,而標準化的進行,離不開政府之手的指引和支持。同時表態,英語標識規范化的工作,協會愿意發揮專業優勢,配合政府的部署。
國際語言環境建設處的領導通過崔會長的介紹,對北京標識行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對北京市標識行業協會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時也希望,政府機關與行業協會此次聚首,需要真抓實干共同發力,真正做到“一起看標識,而不是看著你”。
學研呼吁——
標識行業公示語語料庫的建立勢在必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外公示語翻譯研究中心主任蔣璐在會議上指出“標識行業公示語翻譯語料庫的建立勢在必行”,蔣老師稱,關于這項呼吁,她在2014年在北京召開的“標識人年會”上就已經提出,直到現在4年過去,仍沒有突破性進展的根本原因是:建立這樣一個電子大辭典,需要投入的專業技術和人力都非常大,同時希望政府和協會來一起發力,推進這項工作的開展。
政府領導對蔣老師的這一提議予以肯定,同時表示會為這項工作的開展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崔會長也表示,會大力支持標識行業公示語翻譯語料庫的工作。
“政·產·學研”聚首“一小步”,
標識行業規范化進程向前邁進“一大步”
會議即將結束時,各方表示,三方的碰面會議會經常舉行,跟進英語標識標準化的開展進度。 崔會長在接受鋒標編輯的采訪時表示,北京標協將與北京市政府對外辦對接,將對會員企業及其服務客戶提供“英文標識審批”支持,在協會的網站上將會增加這項服務的細則,屆時請各會員單位關注。
協會專家委員會也將對于標識的“文字、結構、造型”提供專業審定,為北京市標識標準化進程做出貢獻。
一直以來,標識行業規范缺失,英語標識錯誤屢見不鮮,政府整治缺乏專業參考,行業規范缺乏政策指引,綜上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在“政·產·學研”共同發力下,迎刃而解。經過本次會議,2019年英語標識規范化工作的開展有了清晰思路,同時也讓政府相關部門對北京標識行業的現狀以及協會的現狀有了新的認識,對未來標識行業政策指引有了準確依據。“政·產·學研”聚首“一小步”, 標識行業規范化進程向前邁進“一大步”。